文章來源: 天下雜誌
編譯:樂羽嘉 / 天下Web only
理財是門學問,最好的情況下,只要你有適當的環境以及個人化的建議,就更容易做出正確的決定。但也有很多人抱有錯誤的理財習慣與態度,因此遲遲不容易進入財富安定或更有錢的狀態。
《CNBC》財經記者麥內兒(Kamaron McNair)整理出5個理財專家替客戶量身打造計畫時常常看到的地雷,以及若想要更聰明地理財,該注意什麼事情。
地雷1:入不敷出
你真的知道自己每個月花多少錢嗎?如果高出你可以負擔的錢,就是個地雷。
麥內兒遇過的每一位理財顧問、財富管理人,都強調第一次著手處理資產的客戶,很常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每個月賺多少、花多少的情況下來尋求建議。
投資平台Univest在賓州財富部門的合格理財規劃師、財務顧問莎佛(Emily Safford)表示,年輕人又特別容易過度花費。
莎佛時常看到年輕人鎖定設計師單品、聚焦在跟上時尚潮流,財產被榨乾。
莎佛表示,「信用卡債可能如雪球般快速滾大、失去控制,如果你年輕時這麼做,會讓自己處於很大的劣勢。」
除了加總起來相當可觀的每日花費,你也應該注意一下一次性的大筆花費,像是婚禮或買房,雖然這些支出不會花掉你手上所有的現金,但莎佛建議還是要確保花完這些大錢後,你還能繼續完成財務目標,像是存退休金。
莎佛說,「真的很容易落入一種心態,就是『先別管其他的了,專注在這項目標,先放棄存錢、減少退休存款。』」「但你一樣必須盡可能一直做到量入為出。」
地雷2:情緒化
某些人很容易因為金錢的事情情緒化。一般消費者有時候會陷入逃避和羞愧,而沒能處理根本的金錢問題。
美國佛羅里達州投資顧問公司Liberty Wealth Advisors客戶長凡德琳德(Annette VanderLinde)表示,「很多人沒有完美地管理金錢,因此有很深的負罪感。」
「有時候負面情緒可能會妨礙你前進、尋求幫助。」
莎佛說,很多人常常苦於求助或是自己採取行動,因為不想面對現在的處境。
但你不需要一天改變一切,要變成擅長理財是需要時間的,要處理長期累積下來的問題,或許會需要更多時間,像是信用卡債或是糟糕的花錢習慣。
莎佛表示,「現在有很多不同的管道能夠尋求建議,我會建議一些簡單的開始,」像是記帳之類的。
地雷3:沒跟正確的專業人士合作
你可能不用立刻雇用一位財務規劃師,但合格的理財專員、財務顧問及其他專家可以幫助你找出最適合你的理財計畫,並避開那些錯誤的建議。
凡德琳德說,「如果你沒自信,覺得處理不來,正是尋求財務規劃師幫助的完美時機。」
但要注意,在找出正確理財專家的途中,你可能會注意到很多地雷,凡德琳德建議找人時要詢問3個問題,包括對方是否為受託人,因為受託人才會代表你的最大利益行動,而不是做出只有自己得利、不利客戶的行動。
凡德琳德提醒,也要確認對方的收費標準,答案應該要簡單明瞭,不會含糊不清。不論對方是按管理資產的比例收費或是收時薪、年費,都要好好搞清楚。
最後,要確定對方的管理風格,像是投資方法,看看是否跟你的想法合拍。
就算以前有理專給你不好的經驗,也不要因此害怕去尋找真正能幫助你的人,可以請信任的朋友推薦你,可以省去很多工夫。
地雷4:置之不理
發達的科技大大簡化理財的麻煩,但也更容易忽略金錢的狀況。數位化金融管理大行其道下,系統會替你記錄一切,不用像以前一樣一一親眼核對存摺的資料,來瞭解自己的狀況,甚至可以不用看信用卡帳單,設定自動扣款,反而錯失了清點資產的機會。
隨著年紀增加,需要管理的資產類別也會愈來愈多。最好要進行定期盤點,也就是定期檢查、核對你的資產、債務、帳戶、儲蓄、投資,確保沒有遺漏重要事項。
地雷5:拖拖拉拉、逃避現實
明天再弄預算計畫、賺更多錢再存退休金之類拖拖拉拉的找藉口、拖延行為很容易,但愈晚開始情況只會愈糟。
凡德琳德表示,當人們開始覺得不堪負荷,不知道該怎麼做,就會持續無所作為,進入惡性循環。
有些人會一廂情願地以為一切會船到橋頭自然直、隨著時間迎刃而解,但有時候不是這樣,最好還是設定實際、時間較短的理財目標。畢竟叫30歲的人規劃未來70年的理財並不容易,先從未來5年的計畫著手比較實際,可以採取漸入佳境、較小的行動,像是預算計畫、設定自動儲蓄等等。
(資料來源:CNBC、Entrepreneur)